日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李心翔教授领衔团队发表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作为标准治疗方案的“新辅助放化疗后延迟手术”并不普遍适用于所有局部进展期肠癌患者。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不佳的局部进展期肠癌患者,术前间隔时间越长,生存获益越差;这部分患者应被及时筛选出来,以避免延迟手术。相关研究成果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国际外科学》,影响因子13.4。
肠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外科手术是肠癌患者获得根治的重要手段。然而数据显示,超过80%的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无法直接手术。所幸,对于局部进展期肠癌患者来说,经过新辅助放化疗后仍可以获得手术机会——这也是当前局部进展期肠癌的标准治疗方式。
根据当前国际诊治指南推荐,局部进展期肠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需间隔5-12周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延迟手术的目的,在于让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病灶能够更好退缩,进而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特别是对于术后病理证实肿瘤退缩良好的患者,这一方案不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保肛失败的风险”,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主任李心翔教授表示,“但并不是所有的局部晚期肠癌患者都能从延迟手术中获益,部分肿瘤退缩不佳的患者可能因延迟手术增加了切缘阳性和保肛失败的风险。”
那么,对于这些术后病理证实肿瘤退缩不佳的患者来说,是否有不进行延迟手术的临床依据?为此,李心翔教授团队开展了项目研究。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纳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至2018年期间收治的行新辅助放化疗且术后病理证实TRG评分(肿瘤退缩分级)为2-3(无退缩或轻微退缩)的522例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并根据手术间隔期(≤8周和>8周)将患者分成短间隔期组(217例)和长间隔期组(305例)。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均提示,长间隔期组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疾病生存期相比于短间隔期患者的生存期更短,短间隔期组和长间隔期组3年的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75.6%和63.1%。
“这意味着,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轻微或无退缩的局部晚期肠癌患者,术前间隔时间越长,生存获益越差,”李心翔教授表示,“同时也提示这部分患者不适合标准的延迟手术方案,应当被及时筛选出来,选用其他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在接受转化治疗8周时评估能够达到R0切除标准的患者,尽管肿瘤退缩不理想,也不建议继续行新辅助治疗,应选择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对于肿瘤退缩不良且无法达到R0切除,如CRM阳性这类患者,我们会采取一个TNT的治疗模式,即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等治疗方式,希望可以为患者争取到进一步转化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化治疗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6周。综上,对于肿瘤退缩不良的这部分患者,如果肿瘤评估可以达到R0切除的标准,我们也是主张建议尽快行手术治疗。而对于无法达到R0切除的患者,则考虑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等治疗方式行进一步的转化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骆大葵博士为该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李心翔教授/李清国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心翔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直肠癌全流程管理的优化,提高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李心翔教授在去年年底牵头成立了直肠癌全程管理学院,以指南共识为基础,以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夯实规范化诊疗要求,领航直肠癌诊疗发展,并为医生搭建学习直肠癌领域先进诊疗技能的专业平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广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