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艺术品并不美,为什么还这么贵?_天天热门

【艺苑寻佳】

除了作品内容上对时代的契合外,赫斯特成功地吸引了一众艺术评论家的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佳依

大家谈到艺术品的时候,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美”、“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等词,纵使审美倾向不一致、艺术流派林立,但无论是讲究以形写神的中国画美学原则,还是欧洲永不褪色的古典主义之美,大家对于艺术品鉴赏的审美需求如出一辙。但是,谈及艺术市场,在当代艺术品的交易史中,充斥着作品怪诞、丑、价格令人咋舌等论调,这也时常引起大众的好奇心。英国著名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于1991年创作了《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该作品在13年后被美国一位对冲基金经理以800万英镑收入囊中。达明安·赫斯特花0.6万英镑购买了一条18英尺长的鲨鱼尸体,将其填充并浸泡在装有甲醛溶液的巨大玻璃容器里,最终该作品看起来充其量是一个大型动物标本,虽然它的名字《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有点酷。关于该作品,有评论认为这是艺术家在科技与哲学层面对死亡这一命题的艺术探索;亦有声音批判这无非是戴着炒作面具的商业运作,无论是艺术家的标新立异还是哗众取宠,该作品从视觉上的确无法带给观者享受或愉悦的美感。

回溯当代艺术在不同时代的演进,我们发现当代艺术在“美”与“不美”之间发生着紧张与纠缠的关系。对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归纳得很精妙:“随着美学的发展和艺术的演进,二者逐渐分道扬镳。先是美被排除在现代艺术之外,接着审美被认为与当代艺术无关,于是在两个世纪之后,艺术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它对美学的反叛。”接着,在21世纪,当代艺术似乎又迎来了“美”的回归。赫斯特的对美的反叛可谓精准地拥抱了时代的浪潮。正如丹托曾在《美的滥用》中谈到对美学领域扩展的必要性,建议用深层的哲学思想来阐释那些视觉感受上不美的当代艺术。

除了作品内容上对时代的契合外,赫斯特还成功地吸引了一众艺术评论家的关注,其中就包括肯特,她说:“乍一看,这个生物(注:指《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中的鲨鱼)似乎是活的。黑色和沉默的形状-小眼睛,强大,流线型的身体和剃刀锋利的牙齿-体现了无情、破坏性。我们把鲨鱼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而电影《大白鲨》则把这种生物变成了未知、恐惧和压抑的隐喻——它是邪恶的化身,在水下迅速隐身,让人产生本能的偏执。”戈登·伯恩认为,除了表达作品对象本身之外,《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的标题与高雅的文化联想也产生了共鸣。艺术评论家的言论给作品传递的信息做出了强有力的背书与思想升华的解读。

还有一位重要角色——英国传媒业大亨查尔斯· 萨奇,也对《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的爆红起了关键的推手作用。查尔斯· 萨奇直接到金史密斯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展中挑选作品,打造出“英国青年艺术家”(YBA)这个品牌,赫斯特的“鲨鱼”便是其中的作品之一。1992年,《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首次出现在萨奇画廊举办的首届“年轻英国艺术家”展上,吸引了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也是第一个让观众和一个大鲨鱼标本在现实的艺术空间里面对面的作品,于公众而言,这的确是一种勇敢的做法;在美术馆空间的展出,让“鲨鱼”更具公众性。

2012年,赫斯特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鲨鱼”成为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这次展览彰显了拥有话语权的艺术权威机构对郝斯特及其作品的积极认可。综合上述因素,赫斯特被捧红,其作品以高价售出,成为收藏界一个百年难遇的传奇故事。

艺术史学家大卫·乔斯利特曾这样定义: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艺术不应是一个图像,而是一个情景。我们掰开情景的具体含义,它应该包含作品营造的本身,也意味着艺术家必须将作品呈现给艺术市场中的各种角色:艺术评论家、博物馆馆长、画廊老板、艺术家以及参加博物馆和画廊展览和购买艺术品的公众。当我们看到不同角色的剧本,“不美”与“贵”背后逻辑也就逐渐明了。

(作者系美术评论人、策展人)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关键词:

编辑: MO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