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尘封十三载》,口碑大逆转的背后,是时候解开这4大谜团

柴叔趁着五一,又刷了一遍陈晓主演的高评分悬疑剧《 尘封十三载》。

虽然本剧不及五一大火的《漫长的季节》,可是他也是深受 人民网大赞 的国产悬疑好剧。

如果要说《漫长的季节》里面的元凶,无疑是 从小性侵沈墨的大爷 ,虽然加害者最后被杀,却 让人有一种暗爽的快感 。


(资料图)

可是《 尘封十三载》的不同在于,这些被无故杀害的女性,她们是无辜的。让人更可怕的是, 原来人性的恶,是可以继承的 。

时光倒流到十三年前,一个命案接一个命案的出现。

凶手还故意挑衅,将那些 女尸刻意摆出各种造型 ,让人看了为之惊恐。

这就是《尘封十三载》所讲述的悬案。

当剧中 “油画连锁杀人案” 的凶手终于在13年后被揭晓时,或许你的内心会有另一种感受, 会有些隐隐作痛?

面对让人意想不到的真相,竟然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刑侦剧竟然能拍到这种深度,今天柴叔带你一起来解密剧中的4大谜团。

谜团1、十三年前凶杀案的凶手竟然是他

张山山的名字里有两个山。

张司城当然能猜到,那是妻子在想念那个男人- 卫峥嵘 。

曾经有一次,张司城尾随卫峥嵘。

他曾恶狠狠又可怜兮兮的说过一句话: “我只有她,而她不只有我”。然后在卫峥嵘面前崩溃大哭 。

张司城成为连环杀人犯,他的动机不只是嫉妒卫峥嵘。

他把合影中养母的脸抠掉了,可见,在他的心里早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他的童年必定是凄惨的,外表懦弱的张司城无时无刻不流露出阴郁的神情。

张司城精心策划每一个作案环节,都是故意向卫峥嵘挑衅,毕竟他是一名警察。

让张司城更加愤怒的是,在办案过程中卫峥嵘总是会去找白晓芙检验东西。但平时话少,性格孤僻的张司城并没有表现出他的不满。

张山山总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怪人。

他非常怕张司城,妈妈还在的时候,虽然没有打过他,也没有骂过他,但是那种 怕是骨子里 的。

这种人看上去好像就被阴郁围绕着,身上没有一点阳光的气息,何时犯罪只差一个导火线。

他精细策划的一系列犯罪行为,是在图书馆的文艺复兴艺术展,看到一幅《人间乐园》的油画。

张司城策划的所有犯罪现场,都采用了油画上裸体美女的姿势。

他出镜的时间并不长,沉闷的表情,好像与鲜活的世界形成了对比,看着他就好像看着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和活力。

离婚后,张司城总是偷偷地站在白晓芙的楼下。

正巧在那个深夜,白晓芙画着精致的妆容去跟卫峥嵘赴约,谁知,被楼下的张司城看见。

白晓芙走在路上,发现张司城骑车追着她,她下意识地拔腿就跑,不幸,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死。

而张司城也因此而受伤,没办法再杀人了。

即便作为一个正常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妻子与别人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也会恼羞成怒。

但也不至于采用极端的手段去杀害别人,来弥补婚姻中缺失的爱, 对“情敌”进行疯狂的报复,只能说这是极其变态的扭曲心理。

客观的讲,回到白晓芙与卫峥嵘的爱情中,当初两人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即使他们彼此心里有对方,也不会不顾各自的家庭。

张司城如此敏感且自卑的人,他早就感觉到白晓芙嫁给他,是跟卫峥嵘赌气。

张司城早已放弃,他知道自己无法挽回白晓芙的芳心,只有用杀人这种极端的方式挑战卫峥嵘。

昔日的 神探卫峥嵘 竟然被自己制造的连环杀人事件所困扰, 张司城的心里是很痛快的,他觉得终于赢了这个男人。

最终,张司城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他和白晓芙的婚姻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冰冷,激活了他心中的“恶魔”。

如果当初白晓芙没有赌气嫁给张司城,如果那天深夜卫峥嵘没有拒绝白晓芙, 但时间不能重来,鲜血无法清洗,破镜无法重圆。

谜团2、白晓芙为什么嫁给张司城?

白晓芙青春洋溢,微笑的看着身边的卫峥嵘。

两人手牵着手,奔跑在大学校园里,他们都是彼此的初恋。

后来,卫峥嵘去部队当兵,白晓芙满心欢喜在家等着他,无数次的幻想与他结婚。

突然,部队传来一个坏消息:卫峥嵘不幸感染传染病。

那几夜他彻夜未眠,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他更担心的是白晓芙。

他不想耽误自己心爱的人,拖着有气无力的身子,勉强坐起来,写了一封信。

只是没想到,那不是一封思念信,而是一封分手信。 纵使再多的不舍,比起心爱的人的幸福都是值得的,他谎称自己留在了部队。

白晓芙打开信的那一刻,哭的撕心裂肺,日思夜想的心上人竟然如此背弃自己。

那时候,她正好认识了张司城,心如死灰的白晓芙,穿上漂亮的婚纱,脸上的微笑依旧在,但心里却在流泪,身边的人不是卫峥嵘。

世事难料,卫峥嵘寄了那封分手信后,做好一切心理准备的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的传染病痊愈了。

他匆忙收拾行囊,坐上了返家的车,迫不及待去找白晓芙,可发现她已嫁人。

后来,卫峥嵘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看到白晓芙来协助检查,卫峥嵘一个健步追上去,昔日的感情犹在。

卫峥嵘在警局出了名的坏脾气,但是在白晓芙面前却”怂“了。

他们就这样成了彼此的白月光,谁也没有放下过谁。

卫峥嵘和白晓芙还是成了朋友,张山山亲切地喊卫峥嵘为叔叔,而一旁的白晓芙笑得很灿烂,这一幕温馨的场面被张司城看到了。

张山山被张司城接走了之后,张山山低着头,撇着嘴,一脸的不高兴。

尽管张山山是张司城的儿子,但他们的父子关系并不是很好,就像张山山所说, 父亲是个怪人,很怕他。

白晓芙曾经说起自己的婚姻: 原来两个人可以像冰一样,没有热度,也不融化,无力的存在着。

可以想象,白晓芙和张司城的婚姻生活很痛苦。

白晓芙和张司城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她竟然没有发现张司城的真面目,他们婚姻中冰冷的程度让人炸舌。

白晓芙不仅一点都不爱他,平日里也没有关心过他,已然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婚姻。

张司城成了白晓芙和卫峥嵘爱情的牺牲品。

即使是离婚后,她也不愿意张山山再见到张司城。

白晓芙是一个对爱情偏执的女子,不然她怎么会以自己的婚姻赌气。

白晓芙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离婚之后主动约会卫峥嵘,想要争取自己的幸福。

但就是因为她的任性,在她被车撞死之后,张司城将所有的仇恨都撒向了张山山。

婚姻是神圣的,被尊重的。

而白晓芙对婚姻太儿戏,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也不负责任。

那场深夜的约会,不仅仅自己惨死, 儿子张山山改名吴嘉,也因此毁掉了一生 。

谜团3、卫峥嵘为什么没有去找张山山?

卫峥嵘娶了胡海霞,虽然他们的婚姻也不幸福,但他还是注意避嫌,一直到白晓芙离婚,他们的接触才更加亲密。

白晓芙去世后,卫峥嵘从来没有去探望过张山山。

他的做法也并非不对,毕竟张司成才是张山山的父亲,他也不好逾越,做太多的事情。

但卫峥嵘发现张山山被虐待的时候,就应该出手相救,其实张山山也一直期待着卫峥嵘能来救他。

哪怕是一年去看他几次,对孩子的心灵也是有慰藉的,张山山也不至于这么执着的走上犯罪道路。

在白晓芙去世后,卫峥嵘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他没办法出现在张山山身边。

张山山在最后不解的质问他: 这么多年你为什么不去找我?

卫峥嵘跪下了,这是一份迟来的道歉……

卫峥嵘一直都没有出现,仿佛他把张山山这个孩子给忘记了?

其实白晓芙的离世,对他来说,打击也非常大,他甚至连刑警的工作都放弃,选择调去局里的一份闲职上。

直到他盯着吴嘉的照片看了很久,才猛然发现他就是白晓芙的儿子。

张山山在白晓芙去世前,起码父母是完整的,但妈妈去世后,张山山的生活变得阴暗,在父亲的虐待下形成了扭曲的心理。

张山山的心里是憎恨卫峥嵘的,虽然表面上他害怕和愤怒张司城。

但在自我救赎的路上, 卫峥嵘作为他的一根救命稻草,让张山山仅有的一点爱也荡然无存。

卫峥嵘没有去找张山山,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他觉得白晓芙离婚是因为自己,他并不知道张司城真正的面目。

就算卫峥嵘想起了张山山,他作为什么角色待在张山山身边呢?

毕竟张司城才是他的亲生父亲。

谜团4、张山山为什么放过陆安宁?

张山山在公司开走了一辆面包车,他把陆安宁带到瞰江塔。

他赤裸裸的告诉安宁,她的亲生父亲是一个罪犯,是一个社会的人zha,亲生母亲是小姐,并不是普通工人。

灰暗的车内,他举起锤头准备砸向安宁,她以为安宁会继续他的话,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福的孩子。

但安宁却很冷静,她说自己还有家,还有爸爸妈妈,她很幸福,以后也会很幸福。

张山山很意外,安宁并没有被自己的话刺激。

她是被成功救赎的幸运孩子,安宁的话让他好像看到了光,现在的安宁很幸福,也是他自己梦寐以求的样子。

在那一刻,他放下锤子,犹豫了。

为什么自己遇上的是恶魔,而安宁遇上的是天使,他决定放安宁回家,因为安宁不需要他救赎。

陆安宁也是足够幸运的,在张山山犹豫的那一刻她跑下了车。

最后的大结局中,卫峥嵘向对面的张山山喊到: 你小时候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

但卫峥嵘没有想到他失去母亲之后,张山山遭遇了什么?

浴室里水哗哗的洒在张山山的后背, 大大小小的伤痕清晰可见,每一道伤痕都是刺骨的 。

为了不让别人听到张山山凄惨的叫声,张司城甚至还在卧室里装了隔音材料。

卫峥嵘嘴里所谓可爱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虐待下,他的善良被一点一点的剥夺,日积月累的邪恶,在他身上慢慢滋生。

张山山成了另一个张司城,同样是为了发泄内心的恶念,以救赎为借口,残忍的杀害她们。

张司城将自己原生家庭邪恶的种子,传给了张山山,这是他无法逃脱的。

写在最后

大结局中,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子弹是基因,性格是目标,环境扣动扳机!

可是我们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白晓芙赌气嫁给张司城打开了整件事的开关。

白晓芙和张司城结婚之后,与卫峥嵘之间的情感纠葛,又加速了整件事的发展,如果她能安心的跟张司城生活,也许张山山就不会成为另一个张司城。

张山山也可避免的在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长大,他还可以是那个曾经善良的孩子。

可是一切都没有如果。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阴暗面,被激发出来之后就是一个邪恶的人。 但并不代表这个人心中没有善,重要的是他的成长环境,给了他多少光。

所以,我们在日常中,也要尽量成为别人的光。

或许只是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能将一个游离在善恶边缘的人,救赎出来,看到阳光,从此不再阴暗。

——END——

文| 奇融冰豆

责编|向晚晚

关键词:

编辑: MO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